资料库链接:https://acg.78dm.net/ct/398555.html
2002年发售,定价不明
------------------------------
和之前的风车高达一样,这也是最近海淘收到的几十个美版MIA之一。
我也可以借此机会将九龙高达的测评重置一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得上他们出新玩具。
------------------------------
包装展示
美版的包装采用了相当纯粹的挂卡设计,这也是当年万代为了打入北美市场所作的改动。
挂卡背面便是一些周边产品的广告,这也都是武斗传系列的。
相比之下的日版,就是半挂卡半收纳盒的设计,更方便回盒储存一些。
至于内盒设计就和日版差不多了,都是半塑封盒+胶带固定的式样。
九龙高达的配件和对应玩法印在挂卡折纸上,展开即可看到。
套件里还给了一大坨美版的广告纸,各位可以留足欣赏一下。
本体展示
本机设定上是新香港在第十二届机动武斗大会所派出的参赛机体,也正是当时的师匠驾驶着这台机体,代表着新香港获得了当年的大会冠军。
机体名称选用了香港的三大区域之一,九龙来命名,可谓是十分直接了。而机体外形倒是更接近于古代中原王朝穿着盔甲的将军形象,机腹也像“将军肚”那样鼓胀着,再配以金色涂装的修饰,给人一种华丽而不失威严的感觉,十分有味道。而玩具这边也将其以上特征很好得还原了出来,就好像这个玩具是从机设图中走出来得一样,我十分满意。
全身除了绿色与腿部和喷口的红色是成型色外,其余部分的分色均为涂装。但MIA当时的涂装做工和质感都是比较差的,各种瑕疵数不胜数,大部分的漆面质感也和成型色没啥区别,过于油亮。虽然全身上下的细节刻画并不少,但碍于其主体,也就是PVC软胶材质的关系,整体看上去是比较显肉的,缺乏锐度。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廉价产品线。
另外本产品和日版的区别,便是本体没有任何的官方渗线,看上去十分干净。由于我在深圳出差的关系,所以没办法拍摄对比图,各位请谅解。
尺寸对比
机设头顶高16.7米,玩具头顶高约115毫米。
按换算,其比例大约为1:144。
可动展示
图①②③④:颈部不可动,与头部的连接也只是单一的球型关节,其整体的活动范围是比较小的,只有低头幅度和平转幅度比较可观。
图①②:肩甲和肩膀均不可动,也没有额外的辅助机构,所以手臂的平抬和内拉幅度很有限。
图③:手臂根部和手腕处皆设计有平转关节,可以360度平转。
图④:手肘为单关节,手臂的弯曲幅度约为90度。
和大部分的早期MIA产品一样,躯干和裙甲都是固定式样的,没有设计可动机构,二者均不可动。
这样的设计对玩具的可玩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也降低了一定的开发成本。
图①②:软胶材质的裙甲虽然不可动,但有一定韧性,使得腿部可以正常地抬起。不过由于九龙高达的裙甲尺寸比一般机体要大很多,所以相对的,腿部的抬起幅度也就小了很多。
图③:跨部为全包式球关,腿部的内外翻幅度很小。
图④:膝盖为单关节,腿部的弯曲幅度约为90度。
图①②:脚腕也是单一的球型关节,下盘的侧接地性还不错,但前后接地就比较差了。接地性不足这也是MIA系列的设计通病。
背部的三枚红色喷口也都是球型关节连接,有一定的可动性,但幅度不大。
细节展示
头部以绿色成型色为主,包括头顶盔枪、侧面折耳、后脖颈甲和脸颊顿项等古代盔甲细节均有制作,上面也有对应的补色涂装,但做工比较一般。
面部也和大部分的MIA高达系一样,“雪铁龙”的做工属实是不能细看,有明显的缺色和歪斜。眼部涂装也可以看到些许溢色的情况。总之还是那句话,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领部两侧在设定上是两门机关炮,而玩具这边是有所还原的,同时也涂上了金色涂装。
天线部分也是PVC软胶材质,虽然在把玩时不易折断,但很容易受到外界或者是自然老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弯曲和形变。
躯干的造型类似于古代“将军肚”一样的状态,看上去鼓鼓的,不能说这是刻板印象吧,毕竟这样的古代画作确实有不少。而且自古以来就有“身长九尺,腰阔十围”这么一说,可见古人对粗壮的腰身十分看重。
躯干的细节刻画是相当不错,甲胄上的凸起圆点、色纹饰以及轮廓线条均有刻画,而且以当时同时期的做工来讲,这一部分是的漆面质量相当不错的。
不过唯独可惜就是躯干两侧各有两条十分明显的合模线,看上去比较难看。
从背包一路延伸到后股间的盔甲造型也是十分有层次感的,看上去也很像是一条龙尾。
背包上共计有三枚红色喷口,他们各自都有对应的单独分件,锐度尚可。
肩甲虽然是一体式零件,但层次感和轮廓感颇为不错,再加上边缘的金色漆面,可谓是华丽且厚重。
上下手臂基本上都是一体成型的PVC软胶零件,在外表面是看不到组合缝的,而注塑时所产生的合模线,这一次也被很好得融入到了装甲刻线之中,相当美观。
手型为淡灰成型色,但注塑工艺比较有限,所以在手背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水纹痕迹。
手腕的红色部分为涂装,远看是很不错的,但近看就难免会发现瑕疵了。但是,就这个漆面面积和当时的涂装工艺来讲,能达到此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由于老化的关系,我的这一台存在有漆面脱皮的问题,各位可以看左侧脚掌的金色部分。
大腿、小腿和脚掌同样是一体成型式的PVC软胶零件,外表面上也基于原设增加了一点点的细节刻线。
由于九龙高达的裙甲尺寸比较庞大,所以大腿几乎是被完全遮住的,不过大腿的外露表面上还是有对应的细节刻画,并没有偷懒。
小腿的分色设计则和其他地方截然相反,红色为大块成型色,而靠近于膝盖的绿色部分则是涂装。
脚底板的细节刻画也是依据机设图来制作的,十分还原,中间的喷口也有灰色涂装,虽然做工一般,但值得肯定。
配件展示
本机唯一的手持武器,便是这一块九龙布了,应该也类似于师匠随手拿的那一块。
虽然外形是白布,但这是一种可以用来切割、防御或是诱捕敌人的多功能光束武器。可惜套件中并未给光束模式。
套件中还给了一根呈现为被双手持握的九龙布替换件,该九龙布和手型是一体的,无法分解。
套件中分别给了一对握持九龙布的握持手,和师匠专属的并指手型,选择性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
POSE展示
最后总结:
都说“红配绿,赛狗屁”,但这句话我个人觉得并不适用于这台机体。雄壮威武的机设风格再加上金色的盔甲点缀,本人倒是真的很喜欢!
对比来看,该玩具的整体造型是相当还原机设图的,包括全身上下的各种盔甲造型,外甲轮廓和细节刻画均有制作。不过由于PVC软胶材质的关系,整体来讲锐度不高,但是能看。外甲对于分色的还原也很是到位,基本上所有的颜色都有对应的涂装,而且漆面做工对比同时期的MIA产品来讲,是比较出色的,不过现在看来肯定是十分逊色的。
可动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全身上下几乎都是简单的单一关节,再加上本体造型的限制,各个部分的活动范围都是非常差的。作为名义上的格斗机体,我却摆不出什么很有魄力和张力的格斗POSE,属实是有点讽刺了。但这个毕竟要考虑到MIA这个系列当时的产品定位和设计成本,一味地要求高素质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配件方面就只有两块九龙布和替换手型而已,再配合其有限的可动,说实话,这个玩具并不怎么好玩,各种限制是非常大的。但奈何九龙高达还是以其独特且威武的外形,收揽了不少机动武斗传粉丝的好感,这也包括我,所以MIA九龙高达的价格和市场存货量,反而是系列中比较贵和稀少的那一款。
日版的定价是1200日元,估计美版的价格也不会差太多。就当时的定价而言,该产品的性价比是颇高的,毕竟02,03年那会一个HG也要800-1200日元左右了。而且由于九龙高达是小型机的关系,该产品的比例刚刚好是接近1/144的,也可以与HG的武斗传产品所搭配。
但还是那句话,说到底,MIA系列就是一个低端廉价的成品线,各位想购入的话更是要三思而后行了。
以上便是MIA 九龙高达 的完整测评,希望能对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吧。
鸣谢78动漫网友狼牙LY在揭皇榜活动中提供资料
厂商 | 万代 |
系列 | IN ACTION !!系列 |
级别或分类 | G高达 MIA (美版) |
发售时间 | 2002年 |
名称 | 075US 九龙高达 |
人物名 | GF12-035NH/GF13-001NH 九龙高达 |
版本 | 普通版 |
比例 | 1/144 |
材料种类 | 塑料 |
规格 | 高约115mm |
玩具分类 | 机甲成品 |
参与创建 | 或守空明光剑烧烤大师秋心拆两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