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魂系列 普通版周边系列的级别或分类的周边单品
爱尔兰魔蟹是吉翁第一部量产的水陆两用型MS,而作为水产中的一员~爱尔兰魔蟹人气并不是太高~而其本名应为战蟹,因为在爱尔兰登陆所以也被称为爱尔兰魔蟹,这么来说~换个地方登陆名字可就不一样~大家就自行脑补吧~
包装
外包装采用了大盒ROBOT魂传统的开窗设计~
内部附带了一张吉翁背景纸~
标准的吸塑包装~
本体
本体没什么过多的细节刻画~基本算是还原动画中的形象了~胖胖傻傻的~
配件
装甲车~没有可动~
偏光型MEGA粒子炮特效件
水中航行时手臂收纳的手型
光剑插脸特效件
78流星锤
配件联动
特效件均为夏亚专用扎古II古特效件
细节
头部造型依旧是水产系的风格。
移动眼睛依旧需要打开头部外甲。
头部可提起~
胸部及胯部细节
背包细节,背后喷口内有少量的内构刻画~
水中形态手臂收纳效果~
裆部喷口
手臂细节
腿部细节~
脚部有下拉机构~
脚底细节~非常棒~
可动
头部可动在水产系里算是非常优秀了~抬头仰头都有一定的幅度~
手臂可动~
手掌可动也非常优秀~
肩部依旧使用外拉关节~
腰部可动~360度旋转无压力~
喷口也有一定的可动~
腿部可动~
脚部由于使用了下拉关节~可动优秀~
接地性优秀~
POSE
总结时间
其实这款爱尔兰魔蟹~作为A.N.I.M.E.系列一员出现,其实就已经说明其质量有着保证了~
包装展示
正面封绘
背面简介
侧面封绘
内盒一览
说明书
本体展示
本体还是采用了ANIME惯用的半消光质感的成型色,实物效果是相当棒的。造型上没得说,因为搭载了大型熔炉和冷却水缸而形成的厚重早形得到了很好的还原,甚至我觉得比原画更有味道。
涂装方面除了眼部以外几乎就没有了,腹部的分色基本都是靠分件来解决的,避免了多次插拔特效件所可能带来的蹭漆问题。
背部
尺寸对比
机设全高为18.3米,玩具全高约为128毫米。
按换算,其比例约为1:144。
可动展示
图①②③④:这样造型的头部,其活动范围还是可观的。
独眼可左右平转。
独眼也可以向上转动
图①②:肩甲可动,肩膀可拉出,手臂的平抬幅度约90度,内拉幅度也很大。
图③:手臂根部和手腕处可360度平转。
图④:虽然造型上是一节一节的,但可以弯曲的也就只有中间这一节(单关节)和手腕了。
图①②③④:腰部为两段可动,活动范围还是比较大的。
图①②:腿部的抬起幅度如图,不算大但绝对够用。
图③:膝盖处可360度平转,大腿外甲也可以摆动(主要是为了造型遮蔽)。
图④:膝盖为双关节,腿部的弯曲幅度约90度(这个造型,这个幅度已经可以了)。
脚腕采用了双头球关的设计,活动范围很大。
图①②:脚腕的接地性如图,还是蛮不错的。
背包下面的两个喷口也可摆动。
细节展示
独眼监视器为涂装。
头顶和两侧的细节都有刻画。
侧面的插孔可以安装爆炸特效件。
腹部的驾驶舱盖板和光束炮都有刻画。
光束炮炮口的红色和黄色都是成型色,插拔特效件时没有蹭漆的风险。
肩甲
手臂上的每一节都有独立分件,层次感很强。
格斗爪因为是软胶的关系,缺乏半消光质感,所以显得肉且突兀。
下半身部分
侧面
脚底板上也有分色。
膝盖的格栅和裆部的喷口都有刻画。
后脑勺
背包部分
手背
腿背部分
屁股上的小盖板拆除后,便是支架插口。
配件展示
火神炮装甲车
(就是动画里被战蟹打爆的)
这个小车的做工还是蛮好的,可惜炮口不能动。
背面
腹部光束炮特效件
(粒子收束性能不佳的特性也有被还原出来)
被高达光刀插头的特效件
(需要先拆除眼部)
流星锤
(给战蟹接的,不是给战蟹用的)
为了能让战蟹接到,还特意做的很大,这比78原配的大多了。
各种连接件
替换手型
巡航时的手臂收纳替换件
安装效果
(要拆整条手臂)
POSE展示
最后总结:
造型上没得说,圆润感还原到位,也很有味道。半消光质感的成型色的效果非常赞,全身上下除了独眼监视器外基本没有涂装,可以尽情摆弄把玩,完全不用担心蹭漆的问题。可动设计并不含糊,颈部、肩膀、腰部、膝盖和脚腕处的结构都是值得肯定的。厚重圆润的造型确实给活动范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把玩时也可以轻松摆弄出各种灵动的POSE。摆弄时的手感也很丝滑,没有问题。
由于战蟹本身并没有什么武器配件,收纳状态的替换件也是为了还原巡航模式,所有这次配件的重心就放在了和同系列互动上,被捅特效件、流星锤和火神炮装甲车就是这样来的。其中火神炮装甲车更是首次立体化,非常难得,做工也不错,但可惜炮口不能动。战蟹的几对替换手由于是软胶的关系,所以显得和本体有些格格不入。而且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多给一对可动手,也许可玩性会更强一点吧。
刚刚发售那会还是蛮便宜的,如今也涨上去了,希望可以有再版的一天吧。
以上便是R魂战蟹的完整测评,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吧。
鸣谢78动漫网友
在揭皇榜活动中提供资料